新闻公告
<中国农业新闻网.中国 农业新闻网.中国 农业新闻.中国 中国农业新闻网.cn 农业新闻网.cn 农业新闻.cn 中国农业新闻网.com 农业新闻网.com 农业新闻.com 均为中国农业新闻网所有,谨防假冒>

农业

数字农匠“耕种”数字稻田!上海探索构建共建智慧农业新生态

在数字中国战略加速推进的背景下,一场由通信企业、数字科技企业与农业创新平台共同发起的智慧农业革命正在上海乡村悄然上演。4月17日,上海移动松江分公司、上技所数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与土是宝(上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技术+场景”双轮驱动模式,打造中国智慧农业新标杆。

据介绍,此次合作的三方将共同构建国内首个“5G+数字孪生+智能农机+智慧决策”全链路智慧农业平台,落地三大智慧农业场景,从而开启农业农村数据驱动创新新纪元,推动传统农业向“云端种地、数据施肥”的智能化时代跨越。某种意义上,这次尝试还可以打造乡村振兴的“上海样板”,进而为全国各地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三大场景落地 重塑农业生产范式

在上海市郊的松江区,在万亩良田示范区内,无人机航测与地面传感器组成的立体监测网络,可以将每一寸土地转化为数字模型,进而通过农业数据全生命周期的“采-存-管-用”体系,使得土壤、空气、水质等基础信息被全面覆盖。同时,田块、道路、泵房等静态设施也被数字化还原,形成对田间作业数据的动态跟踪。配套建设的数据控制系统,也集成了资源采集、农机导航、通信提速、空间管理四大功能模块,目前已实现对新浜镇全域50%面积稻田的数字化覆盖。

数字农业数据驱动平台

说依靠数字孪生技术:沉默的稻田正在学会“说话”。那么,此次三方合作打造的另两大智慧农业场景之一,也同样别具魅力。

除了农田,农机装备也在迎接数字化变革。这个跨领域创新平台还在上海建成了华东首个无人机农业应用场景实训基地,培养了160余名取得国家主管部门颁发的无人机飞行执照的农民“飞手”。基于这样一个体系,“土是宝”公司构建了无人机植保服务团队,常年服务面积超4万亩次,覆盖上海市郊的松江、青浦、金山,以及江浙两省部分区域。有了这些“数字农匠”的助力,多架植保无人机就可以同时开展厘米级的精准作业,平均下来,每人每天的作业面积可达传统人工的80倍。

此外,构筑在农业生产数智化转型基础上的“合作社+农户”模式,也实现了全流程优化。数据驱动的精准感知与智能决策系统,让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升,同时也推动全流程标准化,为消费者提供“可预订、可追溯、可远程”的透明化消费体验,确保从田间到餐桌的品质保障。借助虫害预警、精准灌溉等数字化技术,农药化肥实现减量,推动了可持续的绿色农业

行业视角:数字农业进入场景深耕期

借助数字农业,培育高品质农产品

不难看出,通过通信企业、数字科技企业、农业创新平台的多方合作,一场由数字技术赋能的农业革命正式拉开帷幕,有望彻底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耕模式。特别是通过不断拓展农业数据的应用边界,推动农业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入强劲的科技力量。

对于今后的合作,松江移动总经理王震寄予厚望。他表示,这是通信技术与农业、数据科技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下一步,松江移动将充分发挥5G网络和数据处理优势,为农业数字化转型提供高效通信支持,实现农田传感器、无人机监测等设备的实时数据交互,优化数据处理效率,助力农业数字化转型。

上技数科总经理徐彦尧则强调,上技数科专注于科创领域数字化转型及数据赋能,凭借其在数据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为农业数据价值的释放提供强大动力。未来,上技数科将与各方紧密合作,探索更多产业数字化应用场景,以“技术+场景”的双轮驱动,助力产业实现系统性变革与可持续发展。

“未来,年轻的新农人只需轻点屏幕,就能在数字孪生的田野上精准耕种,真正实现‘足不出户知农事,方寸屏幕耕万顷’的现代农耕革命。”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土是宝总经理何杨阳对于农业的传承深感责任重大。他表示,通过与松江移动及上技数科的合作,他们将全面提速农业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场景落地进程,携手各合作伙伴共同开创农业数字化发展新局面,使农业生产更加智能化、高效化。

用户评论
      请对您发表的言论负责,谢谢合作。本站文章收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之站长,以便及时处理
      本站发表读者评论,并不代表我们赞同或者支持读者的观点。我们的立场仅限于传播更多读者感兴趣的信息。
发表评论
您的姓名:
评论正文:
 
农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