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中国农业新闻网.中国 农业新闻网.中国 农业新闻.中国 中国农业新闻网.cn 农业新闻网.cn 农业新闻.cn 中国农业新闻网.com 农业新闻网.com 农业新闻.com 均为中国农业新闻网所有,谨防假冒>

时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农业“减肥”该咋减

阅读提示

化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粮食的“粮食”。化肥在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发展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人们对绿色生态和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进一步做好化肥减量增效势在必行。为此,农业部制订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

实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是推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措施,也是促进节本增效、节能减排的现实需要,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是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的深化之年。在实际生产中,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化肥的不当施用,带来成本的增加和环境的污染,到底该怎样改进施肥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记者展开了一番调查。

A 听听化肥说——

我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

  嗨,我是大家又爱又恨的化肥。原本大家都很喜欢我,有句谚语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没有了我,植物没有养分,生长发育迟缓,大家的吃饭问题都没法解决。研究表明,我们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30%-50%。作物生长期较短,如没有足够的肥效支撑,一季作物要消耗土地多年的养分积累。

可是,近些年来,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受欢迎,餐桌上的水不如以前好吃了,人类找来找去找不到原因,就说“化肥上多了”,我们化肥家族瞬间从天使变成了魔鬼。可是,我真的比窦娥还冤呢!本来我和我的兄弟姐妹可以分散到十亩地里去,人们为了追求高产快长,非要把我们撒到五亩地里,我们能做得了主吗?就像你们人类得了感冒本来饮食调理或者吃中药调理一下就好了,可是你们却缠着医生让输液,表面上看起来病是好得快了,但是身体却损伤了。这能怪我们吗?

我们使用得多了,农作物也享用不了,不光会导致土壤结构破坏,还会流失到地下水中,蒸发到空气中,造成农业环境面源污染!可是,不施化肥在当前的发展阶段是达不到的,盲目抵制化肥也是不科学的态度。当前人类要做的是科学施用、不要滥用。

现在市面上每宣传一种产品好,就强调没有用化肥,用的是有机肥。那么我就来说说我的近亲有机肥。有机肥来源于动物和植物的残体或代谢物,如人畜粪便、秸秆、屠宰场废弃物等,它们养分全面,但是含量低,以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根本就没有那么大的供给量。而且,现在的动物养殖饲料中都会有抗生素掺入,部分鸡粪、猪粪中抗生素含量超标不少,重金属含量超标也较常见。如不进行严格的高温灭毒加工处理,有机肥中的有害物质如病原菌、病虫卵害、杂草种籽等并不能达到无害化标准。

再说说我的另一个亲戚生物肥料。生物肥料采用有机肥与无机肥相配合,并伴有多种微生物或高能化合物。它一面市,就很受农民欢迎,因为它的效应比较明显,能改良土壤性状,提高持续供肥能力,对提高西瓜、甘蔗、草莓等水的甜度十分明显,能显著抑制棉花、瓜类的枯萎病和水稻纹枯病等病害。一般施用生物有机复合肥的农作物会比单一施用化肥的增产10%左右,可大量生产无公害食品。但是,生物肥料不能直接提供作物吸收的营养物质(包括氮、磷、钾和多种矿物质元素),而且肥效不能满足作物生长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它在短期内,还没法取代化肥。

  B 听听农民说——

只要能增收,不施肥都行

  有人说,现在农民变坏了,给农作物打药施肥让快长,然后卖给城里人,自己吃的是另外种的不施肥不打药的。其实,事实远非如此。晋中市扶贫开发协会会长胡俊来多年来指导农民种植养殖,他告诉记者,其实农民并不想多施肥打药,因为这些都是有成本的。如可以小成本投入,没有哪个农民会想要过度施肥喷药。之所以造成目前这种状况,是因为城市人追求卖相的需求也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这种风气。还有就是农民对于化肥的配比有时候了解不全面,而且市场上时不时会出现假的化肥农药农民无法鉴别,可是作物的生长只有一季,农民又输不起,所以“宁愿多上,也不能耽误农时”。

王秀娥是晋中市长凝镇人,也是长凝镇蔺相红合作社的总经理,近几年来,她的合作社和农户签订种植藜麦和谷子的合同,因为主打功能牌,所以她的几十亩基地都是施的有机肥,农民们也都非常乐意。虽然产量没有施化肥的产量高,但是因为质量高,口感好,所以销路不错,农民们的收入不降反增。她说:“以前社员们愿意上化肥,觉得能高产,现在思想转变过来了,知道高产不一定增收。只要能增收,哪怕不施肥也行!”

数千年来,农业肩负着养家糊口的重任,追求高产就成为唯一的目标。多施肥、多施药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大部分人都摆脱了自家种什么吃什么的自然经济阶段。职业农民的目标就是通过农产品盈利。人们的追求也从吃饱变成了吃好,对吃的追求从量转变到了“质”的阶段。那么,从产量农业转向质量农业、健康农业为化肥零增长提供了先决条件。如我们能确保以质量定价格,确保农民不会在收入上吃亏,自然而然地,化肥施用的零增长目标就可以顺利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受农村劳动力短缺、市场不规范等多种因素影响,用有机肥替代化肥费工费时,这也是很多农民不愿使用有机肥的原因之一。

  C 听听专家说——

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

  “减 肥 并不是简单减少化肥,而是要通过多种措施,减去不合理施肥,提升效率。”山西省农科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所长张强研究员告诉记者。从目前来看,为农业“减肥”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测土施肥。通俗地说,就是先给土壤做一次体检,如土里本身就含有充足的钾,那么在后期施肥的过程中就不再施钾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缺啥补啥,需要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以此来促进化肥市场的供给侧改革。”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化肥使用量在5800多万吨,使用量世界第一,但利用率则较低。目前,美国粮食作物氮肥利用率大体在50%,欧洲主要国家粮食作物氮肥利用率大体在65%,比我国高15个-30个百分点。

在常年的调研中,张强发现当前化肥使用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对不同农作物的用肥量不均衡、配比不合适。比如,某种作物需要的是氮肥,但是却被施了过多的磷肥。本来玉米需要的肥料比小麦多,但农民却给他们施了同样量的肥,结就导致一方没吃饱,另一方有些撑。针对这样的现状,就必须利用配方施肥、缓释肥等新技术,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吸收率。

当然,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也导致新技术推广难。受认识、能力等多方面限制,分散农户缺乏科学施肥意识。再加上农产品种类多、种植方式多,技术储备相对不足,适合不同农产品的配方肥及技术套餐服务还不多。这些都是农业减“肥”面临的主要难点。

2017年5月10日,山西省农业厅土肥站组织我省土肥推广系统的有关专家在太原召开了我省化肥减量增效技术(产品)论证会,省农科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杨治平参加了这个会议。经过和专家们的交流沟通,杨治平认为,当前的减“肥”任务其实并不难完成,新型肥料的品种繁多,但是农民对它们缺乏认识。因此,肥料企业在营销环节上一定要加把力,不论是在前期推广、中后期服务方面,必须手把手地教会农民掌握技术。如此,一些缓释肥料、水溶性肥料、液体肥料、生物肥料、土壤调理剂等高效新型肥料才能得到推广。对企业和农民来说也是双赢的。同时,她认为,政府也可以结合农业补贴让基层的农技人员加大服务力度,充分调动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应用有机肥、参与化肥减量的积极性。


<a农业部将召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推进会 src="http://p3.pstatp.com/large/192600017947d5333396" inline="0" img_height="37" img_width="480">

中国农业新闻网微博粉丝突破十万

一篇文章阅读量突破七十万的网站

<a农业部将召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推进会 src="http://p3.pstatp.com/large/11f80000a7115c4fe351" inline="0" img_height="37" img_width="480">

中国农业新闻网介绍: 中国农业新闻网是全国唯一一家具有中国农业新闻网合法名称的农业专业网站。 2004年中国农业新闻网建站之初,国内农业类网站还处在萌芽期间的时候,中国农业新闻网就以超凡的眼光,博大的胸怀,勇于付出的精神开拓了这条服务于农业,服务于农民,服务于广大农业工作者的光辉之路。 这期间投入了大量资金,付出了大量的艰辛和汗水。摸索出了农业互联网网络媒体的健康发展之路。因此得到了大批粉丝的支持,十多年的无偿付出赢得了百万客户,为他们提供信息,传达国家农业政策,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所创建版块大多是根据客户需求陆续更新修改,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目前已成为国内最知名的农业新闻网站之一。 中国农业新闻网十分重视网站保护,中国农业新闻网.中国、中国农业新闻网.com、中国农业新闻网.cn、农业新闻网.中国、农业新闻网.com、农业新闻网.cn、农业新闻.中国、农业新闻.com、农业新闻.cn等以及与中国农业新闻网相关的主要中文域名和英文域名都属于我们公司。直接访问这些域名都可直达中国农业新闻网。对中国农业新闻网进行了很好地保护,使那些假冒中国农业新闻网的网站无地自容。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中国农业新闻网又理所当然拥有了中国农业新闻网腾讯公众号,中国农业新闻网百度直达号,百家号以及各主要网站微博,以及百度、360、搜狗、必应、知乎等中国农业新闻网注册用户均属于中国农业新闻网。新闻头条中的“农业新闻”即是中国农业新闻网倾心打造的,便于搜索和关注的头条号。中国农业新闻网为客户倾力打造立体的,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的访问途径。全国所有最便捷,最流行的各种平台上中国农业新闻网都是唯一合法用户。 谁有思想,谁有发展思路,谁能让企业腾飞,谁就会拥有未来。我们在农业互联网行业辛勤耕耘近二十年,我们拥有含金量十足的国家发明专利,国家科技创新立项,以及未来农业互联网的发展思路。中国农业新闻网的成立(包括对所有域名的保护)足以证明我们的前瞻,中国农业新闻网不靠收取费用运营到今天就足以证明我们的实力。2017是农业互联网腾飞的一年,农业文化产业网络媒体还没有任何一家企业上市,这就是我们的机会。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我们正在行动~! 目前国家处于和谐共赢,共同发展的大时代。谁都知道依靠强权,单打独斗不可能拥有未来。希望有意合作、共谋发展的有识之士,拿出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具体方案,共同把中国农业新闻网办好,为我国农业发展出力,为我国农业互联网发展出力。

<a农业部将召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推进会 src="http://p3.pstatp.com/large/11f80000a7115c4fe351" inline="0" img_height="37" img_width="480">

用户评论
      请对您发表的言论负责,谢谢合作。本站文章收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之站长,以便及时处理
      本站发表读者评论,并不代表我们赞同或者支持读者的观点。我们的立场仅限于传播更多读者感兴趣的信息。
发表评论
您的姓名:
评论正文:
 
时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更多